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御书阁 www.yushuge.info,满唐华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br />
    再谈起薛白的诗,杜甫却不认为他背后有人代笔。

    “有时便是这般,脑中自有佳句冒出来,旁人不知这等情由,故则疑你。”

    薛白问道:“但不知该如何凋琢好诗,可否请杜公指点一二?”

    “你可通音律?”

    “不通。”

    “作诗便如音律,深谙其道之后,信口便能吟出来……”

    杜五郎听着这些对话,只觉得杜甫这般教导了,与没教导也殊无差别。

    他酒劲上来,莫名其妙地都囔道:“好诗。”

    这是他一整夜说的最多的词。

    眼皮越来越沉,耳边薛白与杜甫对话越来越远。

    “杜公到长安,可打算去投行卷?”

    “明日便要去拜会左相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是当朝左相陈公,还是李公?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~~

    清晨。

    国子监号舍里,杜五郎一醒来就在小榻上哼哼叽叽,因昨夜喝了太多冷酒而肚疼。

    转头看去,此时已是日上三竿,号舍里另外三人已不在了。

    有敲门声一直在响,他就是因此被吵醒的。开门一看,却是薛崭正站在那里。

    “嗯?薛七郎如何来了?”

    “阿娘问六哥昨夜没回家,可是住在号舍了?青岚姐也很担心,但让我别说。另外,颜县尉让人到家里,也想找六哥……”

    “昨夜有场很厉害的文会,酒喝得晚了。”

    “多厉害?”

    “如何说呢,杜甫你知道吧?你不知道,那我就无法与你说了。”

    杜五郎又倒回小榻上。

    薛崭便上前问道:“那我六哥呢?”

    杜五郎回想了一下,道:“昨夜隐隐好像听他们说,要去拜访谁来着……”

    他头也开始疼了,根本就想不起。

    ~~

    永乐坊。

    李适之的大宅院便在永乐坊西南隅,占了一坊的十六分之一。而周围的十余个小宅院亦是李府的附属,乃是给族人、幕客居住之处。

    薛白随杜甫翻身下马,目光看去,只见朱红色的大门紧闭,侧门亦是关着,既不见门房,亦不见守卫。

    元结自有亲友要去相见,因此只有他们二人前来。

    杜甫上前叩动门环,等了许久才有人开门。

    “敢问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家阿郎不见客。”

    杜甫遂递上拜帖,道:“杜子美拜见,还请通传一声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杜先生,还请先进来。”

    那门房这才肯放两人进去,很快又关上门。

    李府豪阔,入内放眼看去,亭台楼阁精巧,底蕴不俗。一路走了许久,在一个偏厅坐下等了不多时,有爽朗的笑声响起,李适之绕过屏风。

    “子美多年未至长安,物是人非矣。”

    薛白与杜甫起身,目光看去,恍然有些明白,李林甫为何讨厌风度翩翩的官员了。

    不谈其它,只看李适之的风采,让人一看就觉得这就该是当朝宰相。

    李适之年逾五旬,乃唐太宗之曾孙,恒山愍王李承乾之孙。李承乾一度是唐太宗的太子,若不是谋反被废,皇位就是在他这一脉。

    “左相。”

    “莫再这般称呼。”李适之豁达一笑,摆手道:“我去岁便已罢相。”

    杜甫叹道:“听说了,因韦坚、皇甫惟明桉牵扯?”

    李适之不等他引见,目光已看向薛白,笑道:“上元夜我见过你,诗词写得很好。”

    他抬手按了按,不让薛白执礼,接着又道:“不必多礼,相反,我还得多谢你。”

    “不知李公这是何意?”

    “坐下谈。”

    李适之不急着说这些事,举手投足显得十分洒脱。

    在薛白看来,他身上少了一点为官者当有的矜矜业业、如履薄冰,有太多的贵族气质,若是个闲散宗室可以称得上贤,但入官场不行。

    “子美可听了我的新诗?”李适之向杜甫问道。

    “还未耳闻。”

    “哈哈,我早便厌了与哥奴争斗,罢相之后还乐得清闲,赋诗曰‘避贤初罢相,乐圣且衔杯。为问门前客,今朝几个来。’”

    “好诗。”

    杜甫听了,诗意再次涌起,却还耐心听李适之往后说。

    “可惜啊,哥奴心眼比针小,还不愿放过我。使人弹劾我,这一波尚未平息,柳勣桉又起。”说到这里,李适之看向薛白,笑道:“幸而哥奴乱了阵脚,我才免遭外放,可不是该谢你吗?”

    “不敢当,我在此桉当中,未起到任何作用。”

    李适之抚须道:“那是我想岔了……对了,你可知哥奴弹劾我的罪名为何?”

    “请李公指教。”

    “‘李适之与韦坚朋党,勾结废太子瑛之党羽’,不过是因我同情李瑛,他便如此污蔑。”

    薛白心念一动,须臾平静下来。

    当过左相的人,有着广阔的人脉、情报,多少能猜出一点事情。

    若李适之连这都做不到,他就不必冒着风险来相见了。

    “好了,不谈这些烦心事了。”李适之看了薛白一会,道:“子美难得来长安,我们该谈诗,你可听闻了?就在天宝四载,继张九龄离世四年后,贺知章也走了……”

    杜甫听得谈诗,刚拿出行卷,再听到李适之提起贺知章之死,却是收了行卷,拿出了他的毛笔。

    “再到长安,物是人非。我有一诗,欲与左相共赏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杜甫面露悲恸,提笔,挥毫。

    他第一句便是写贺知章。

    “知章骑马似乘船,眼花落井水底眠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薛白看向李适之,已有所领悟。

    他不知这是真相或只是李适之的猜测,但若有人在十年间出手保护过薛锈之子薛平昭,莫非是张九龄、贺知章?

    故而,在贺知章死后一年间薛平昭便被转卖了?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杜甫还在奋笔疾书。

    “左相日兴费万钱,饮如长鲸吸百川,衔杯乐圣称世贤。”

    我真的又一天比一天晚了,完蛋,感觉这样会掉很多读追,得尽力调整回来,大家见谅~~今天又是8800字,我写《终宋》的时候一天根本没有这么多,求月票,求订阅~~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