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四章

来自远方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御书阁 www.yushuge.info,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节!

    郗超告辞司马曜,特地再往正室告别司马昱,方才离开琅琊王府,出城返回军营。

    在他离开不久,司马曜下定决心,起身去见司马昱。

    父子俩屏退婢仆,关在室内密谈,直过了半个时辰,房门方才从内开启。

    司马曜自门内走出,双眼通红,声音微哑,眼角犹带泪痕,明显是刚刚哭过。只是神情间有几分放松,不如之前凝重,背脊似也挺直几分。

    正室内,司马昱目送儿子离去,心中隐有触动,深深叹息一声。

    “逼得我父子如此,实在可叹。”

    褚太后联合郗愔同桓大司马角力,他们父子成了双方争锋的工具。如今还要加上建康城内的士族高门,稍有行差踏错,琅琊王府就将不存。

    想到忠仆的回报,知晓郗超都和司马曜说了些什么,司马昱的神情有瞬间晦暗。

    “郗景兴。”

    三个字从齿缝间挤出,寒意渗人。

    这一刻的司马昱,全不似平日表现出的温和。

    没有一点手段,岂能坐上宰相之位。

    早年前,司马昱也曾胸怀壮志,设法从桓温手中分-权,为此不惜借助清谈之名,引会稽名士入朝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方法并不奏效。

    这些人固然能对天子和朝堂产生一定影响,却始终无法真正制衡桓温,反而因为几次决断失误,拱手让出更多权利。

    郗愔掌控京口,司马昱曾暗中松了口气,以为有北府军的威慑,桓温总会收敛几分。

    未曾想到,晋室竟出昏招,视袁真为弃子,逼得他据守寿春谋-逆!

    此事一出,司马昱便知不好。

    果然,兔死狐泣之下,郗愔对晋室生出戒备,再不如以往忠心。此次带兵抵达建康,压根不在城内久呆,入宫面见褚太后,说话间亦有几分保留。

    从获悉的情报推测,假以时日,京口也将如姑孰一样改名换姓,脱离司马氏掌控。

    一东一西,进-出建康的重要通道都被权臣所据。纵然彼此抗衡,不可能联手,夹在中间的晋室朝廷照样会两头受气。

    今上注定被废,太后推出年少的司马曜,明显是打着继续摄政的主意。

    思及此,司马昱不禁冷笑一声。

    “褚蒜子机关算尽,怎么未曾想过,不只是桓元子,建康士族也未必乐见她再度掌-权。”

    一旦太后摄政,褚氏及其姻亲借外戚之名,定将试图再起。正如逐渐复兴的琅琊王氏,必会对现有的朝堂政局产生-冲-击。

    肥肉就这么大,多一个人来分,到自己手中的就要少去一部分。想要保持原有的份额,要么不许人进来,要么就将别人挤出去。

    王献之和王彪之已然联手,琅琊王氏的郎君陆续入朝,凭借王导和王敦早年打下的根基,哪怕是太原王氏也不可能将他们轻易挤走。

    有了前车之鉴,联合自身利益,自然有人不乐见褚太后谋算实现。

    自元帝之后,司马氏的天子基本都是摆设,并且多数活不长,不可能如秦汉时的雄才大略。这愈发巩固了士族在朝堂的权威。

    现如今,褚太后计划推出司马曜,再度临朝摄政,注定会打破王、谢建立的权-利-格-局。

    桓温和郗愔动不得,琅琊王氏也可以让步,外戚褚氏又想来插一脚?

    三个字:不可能!

    司马昱再度冷笑。

    在建康的这盘棋局中,他和司马曜都是棋子,区别只在于司马曜是被动入局,从最开始就身不由己,凡事无法自主。而他好歹能选择执棋之人。

    以他多年的政治经验,即便有郗愔支持,褚太后也不可能争得过桓元子。

    何况建康士族摇摆不定,当面一套背后一行。日前有书信送来,字里行间透出暗示,分明是希望他能上位,不看好褚太后再度临朝。

    饶是如此,司马昱仍不免对郗超心生怨恨。

    他本可以慢慢说服亲子,维护父子之情,郗超的横叉一脚彻底打乱计划。

    经过今日,他们父子再回不到往日。司马曜不只会同他生出隔阂,更会对司马道子生出防备之心。

    父子不和,兄弟不亲。

    尚未登上皇位,隐患已然埋下。

    “好,好个郗景兴,好个桓元子!”

    明知郗超此行不善,他却不能将人拦下,只能事后补救。然就结果来看,成效实属一般,司马昱顿觉满心苦涩。

    “时也,命也。”

    这是他选择的路,哪怕再难也要走下去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司马昱竟和桓容生出同样的感慨。

    不知该言巧合,还是历史注定。

    郗超返回军营,未来得及休息,迅速往帅帐复命。一路行到帐外,听到帐内传出的声音,不禁心头微动,停住脚步。

    “可是大公子和三公子来了?”

    帐前护卫点头,郗超又听了片刻,眼底闪过一丝讽意,并未此时入帐,而是掉头折返。临走前吩咐护卫,何时两位公子离开,再遣人给他送信。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帅帐中,桓大司马高居主位,桓熙坐在右侧,桓歆位置在左,两人争相出言,意图在亲爹面前有所表现。

    奈何桓熙在府内养伤,极少出门,桓歆官职不高,消息十分滞后,说来说去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。即便涉及朝中,也多是旧时消息,几乎人所共知,很快就引得桓大司马厌烦。

    察觉桓大司马心生不耐,桓歆立刻停口,桓熙犹未发现,仍在滔滔不绝。

    又过半刻,桓大司马实在听不下去,出声将他打断,“阿子,此事我早知晓。”

    闻听此言,桓熙半句话堵在嘴里,脸色红一阵白一阵。眼角余光瞥到桓歆得意的样子,不禁怒火中烧。不是顾忌桓大司马在侧,恐怕要拍案而起,狠-抽对方一顿鞭子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桓熙明显忘记身有残疾,走路都需要人搀扶,想要如往日一般挥鞭更是不可能。

    打发走两个儿子,桓大司马深深皱眉。

    “不知所谓!”

    不到片刻时间,护卫禀报郗超求见。

    “景兴回来了?快请!”

    郗超入帐行礼,正身坐下,将拜访琅琊王府诸事逐一道来。

    待讲到司马曜已被说服,九成将同褚太后反目,桓大司马总算心情转好,大笑出声。

    “好!景兴大才!”

    “明公赞誉,超不敢当。”

    “当得,当得!”

    自到建康这些时日,桓大司马始终憋了一口郁气,如今得以发-泄,顿时大感畅怀。

    没了司马曜这颗棋子,无论褚太后还是郗愔都不足为惧。

    “青溪里可有消息传回?”

    “回大司马,尚未。”

    南康公主和李夫人搬出桓府,住进桓容在青溪里的宅院,明言是小住,可一住就是数月,显然没有回府的意思。

    表面上,此举不代表什么,但往深处想,不得不让桓温提心。

    无奈的是,明面刺探无效,都被三言两语打发回来,暗中派人却是一去不回。

    桓大司马将多数精力放在朝中,一时没能顾到,待回过神来,桓容已两度派人将宅院护卫得铁桶一般。

    想要轻易刺探消息?

    完全不可能。

    从内部下手?

    自从有了阿谷的教训,南康公主将身边人梳理两遍,凡有可疑全部打发去田庄,查明实据立即罚做田奴。

    闻知桓容缺人手,还分出一批送往盐场。

    做田奴好歹能见天日,做了盐奴,一生都要困在方寸之地,休想离开半步。

    几次三番,无人敢再生出心思。威-胁-利-诱全不好使,逼急了就会向上禀报。

    南康公主从不拐弯抹角,直接写信向桓大司马要人。事情至此,桓大司马终于发现,发妻行事和以往截然不同,压根不怕和自己撕破脸。

    “当真没有办法?”想到在幽州的桓容,桓大司马愈发不放心。

    郗超同样皱眉。

    如果有办法,他早已经动手,何须等到今日。

    纵虎归山,放龙人海。

    可惜几次谋算未成,让五公子有了气候,再想动手恐非易事。

    “明公,仆昨日获悉,官家身边少了一名内侍。派人仔细打探,似是出城报丧,至今未归。”

    “内侍?”桓温不明所以。

    自数月前染上一场小病,他的精力愈发不济。不过是半日时间,竟有几分疲惫。

    “据仆所知,那名内侍是往北行。”

    北边?

    桓温捏了捏眉心,脑中灵光一闪。

    幽州?

    与此同时,贾秉一行日夜兼程,终于抵达建康。

    路过桓大司马的营盘,车队并未停留,而是加快速度径直人城。

    到了城门前,许超跃下马车,亮出刺使府的标志。城门卫验明身份,不敢阻拦,立即让开道路,放一行人进城。

    “先去青溪里,再去桓府。”

    贾秉安坐车中,计划先往拜会南康公主,将计划简单说明,再去桓府拜见两位公子,送上提前准备的表礼。

    待建康城皆知幽州来人,方可入城外军营。

    “可曾派人打听清楚,两军驻地相距多远?”

    “舍人放心,有蔡允那厮跟着,必将事情打听得清楚明白。”

    身为水匪,打探消息是看家本领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这点本事,哪里还能寻觅肥羊,早被附近的州兵和郡兵清-剿,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。

    “很好。”

    贾秉推开车窗,目及马车经过之处,想的不是建康繁华,而是他日刀兵相向,如何能尽速攻破城防,打下这座城池。

    “地不险,墙不高,城不坚,水陆皆可下,火攻当能夷为平地,距长安、洛阳远矣。”

    如果桓容听到这番话,怕会惊出一头冷汗。

    之前担心长安旧事在建康重演,没少给自己做心理建设。甚至还曾在话中暗示,希望贾秉此行莫要太过“出格”。

    不承想,古人实在擅长脑补,贾舍人会错桓刺使的真意,满脑子都是攻-城-放-火、打下建康。

    该说是阴差阳错,弄巧成拙,还是家学渊源,不服不行?

    唯有天知晓。

    青溪里

    知晓幽州来人,南康公主难得现出几分喜色。

    自从和褚太后撕破脸,青溪里时常出现“生面孔”。每次健仆回报,南康公主都会冷笑。

    说一千道一万,只有那点手段,她早品得透彻,权当是看一场大戏。

    李夫人走进客室,裙摆轻轻摇曳,似流云浮动。

    “阿姊,日前郎君送回消息,今日便有来人,阿姊总能放心了吧?”

    说话间,李夫人跪坐到南康公主身侧,纤指拂过绣着金线的袖摆,巧笑嫣然,愈发显得娇媚。

    “亏得阿妹养的鹁鸽。”南康公主回首笑道。

    “这些鹁鸽灵巧,能识得郎君熏染的香料。”李夫人倾身靠近,红唇微启,“可惜凶性不够,我想再养几只鹰雕,还需阿姊遣人寻来。”

    说到猛禽,两人都想起桓容身边的苍鹰。

    能抓起一头成鹿的鹰,不说绝无仅有,但就南地而言,怕是相当难寻。

    “瓜儿和西河秦氏有生意往来,实在不行,让他从北边寻上一两只。”

    “西河秦氏,郎君似同秦氏四郎交好?”

    南康公主点头,李夫人微垂眼眸,嘴角的笑容缓缓收起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

    婢仆移来立屏风,遮住两人身影。

    贾秉由阿麦引入内室,端正揖礼,口称“殿下”。

    透过屏风,看到贾秉英俊却稍显刻薄的相貌,南康公主不禁皱眉。

    时人好相面,南康公主未必有郗超的本事,同样有几分识人之能。见到贾秉的第一面就心生不喜。

    此人必定冷心冷意,甚至有几分狠-毒,瓜儿身边为何会有这样一个人?

    南康公主合拢五指,心下有些担忧。

    李夫人眸光微闪,视线扫过贾秉,轻轻的笑了。如此看来,她之前说的那番话,郎君确实听进去不少。

    “阿姊。”

    手背被轻拍,南康公主收回思绪。想到桓容如今的处境,禁不住抿紧红唇,缓缓松开攥紧的手指。

    如想保得平安甚至登上高位,的确需要此类人扶持。

    “贾舍人此行,可是为朝中之事?”

    “回殿下,正是。”

    贾秉微微颔首,请南康公主屏退婢仆,言道:“事关重大,还请殿□□谅。”

    “可。”南康公主没有迟疑,道,“阿麦,守在门外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一阵脚步声后,室内寂静下来。

    贾秉抬起头,正色道:“仆此行,怀揣天子禅位诏书,欲往城外拜见大司马,以图联合,护主上度此难关。”

    一句话十分简略,透出的消息却着实惊人。

    意识到贾秉都说了什么,南康公主几乎掩不住惊色。

    “禅位诏书?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贾秉沉声道,“天子亲笔,落有私印,由内侍送往盱眙。”

    “传诏人何在?”南康公主冷声道。

    “扣在刺使府中,殿下尽可放心。”

    南康公主略松口气,想到贾秉要往城外军营,又不禁心生怒火。气的不是贾秉,更不是桓容,而是发下这份诏书的司马奕。

    “司马奕要害我子!”

    李夫人扶住南康公主的手臂,眼底闪过一抹担忧,附在公主耳边道:“阿姊,必须将此事压下,不能使得消息传出。”

    两人经历过太多宫-廷-权-利-斗争,知道这份禅位诏书代表着什么。

    若是消息走漏,桓容必将成为众矢之的。

    “为今之计,只能联合夫主。”李夫人轻声劝道,“待建康事了,方能再图后事。”

    桓容是否能借此登上皇位。两人压根想都没想。

    换做桓大司马尚有几分可能,以桓容目前的实力,这么做只有死路一条。

    “贾舍人。”

    “殿下。”

    “此事托付于你,务必护得我子周全。”南康公主道,“那老奴知晓厉害,或许会加以为难,最终仍会点头。需留心参军郗超,万务听信他言。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听到郗超大名,贾秉嘴角微翘,现出一抹讥讽。

    早年间,郗超被高僧誉为“一时之俊”,同太原王氏的王坦之齐名。就其行事来看,实在配不上这四个字。

    各为其主。

    郗超对桓容下手无可厚非,手段却让人看不上眼。

    既然要毒,就该毒到极点;若是要恶,理当恶到极致。

    郗超两者不沾,在贾秉来看,终不能成就大事。

    拜别南康公主,贾秉带人前往桓府。知晓桓熙和桓歆出城,至今未归,当众留下三大车表礼,命健仆开道前往城外军营,行事十分高调。

    不到半日时间,幽州来人的消息便传遍城中。

    待桓温得人禀报,言丰阳县公舍人求见,台城中的褚太后业已闻讯,急派人出城查探,只看到一个车队的背影,就被营外巡逻的西府军逮个正着。

    桓熙桓歆尚未离开大营,得知幽州来人,立刻心生警觉。发现求见桓大司马的是个面生的谋士,身边跟着一个高过九尺的凶汉,脸上皆有几分惊疑。

    郗超留在帅帐,见到贾秉走进帐中,不由得心生警惕。

    贾秉目不斜视,上前拱手揖礼:“县公舍人贾秉拜见大司马。”

    许超被拦在帐外,没有硬闯,却始终牢记桓容的吩咐,铁塔一般立在帐前,不肯离开半步。若遇情况不妙,随时准备入帐抢人。

    “坐。”

    不知对方来意,桓大司马刻意肃然表情,意图给贾秉造成压力。未料贾秉似无所觉,依旧谈笑风生,言辞之间提及桓容,多是在幽州挂念慈父之语。

    慈父?

    桓大司马的反应和桓容如出一辙,顿觉牙酸。

    但见贾秉语几次三番提到此言,似是意有所指,不禁生出疑窦。此人来这一趟,总不会就为说些废话让他牙酸吧?

    见火候差不多了,贾秉微微一笑,自怀中取出一卷竹简,恭敬送到桓大司马面前。

    “日前有宫中内侍往盱眙,带来这份诏书。使君看过大惊,当即将人扣下。言明不能擅做主张,命仆携诏书速往建康求见大司马,请大司马决断。”

    桓温疑惑更深,接过诏书展开,脸色顿时一变。

    “来人!”

    帐外立刻有护卫应诺,手执长矛群涌而入。

    “将此人拉下去,立刻斩首!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护卫正要上前拉人,许超猛然冲进帐内,护在贾秉身侧,几招掀翻数人。虎目圆睁,犹如一头山中猛兽,欲要择人而噬。

    刀锋出鞘声不绝于耳,帐中气氛凝滞,煞气蒸腾。

    贾秉忽然放声朗笑,看着桓大司马,仿佛在看一个愚人。

    “大司马真要杀我?”

    桓温眯起双眼,满面冷色。同贾秉对视两眼,见对方始终面带笑意,没有半分惧色,不禁生出几分佩服。

    “大司马位极人臣,忠于晋室,果真是朝廷股肱。”

    话是好话,听在桓温耳中却满是讽意。

    “你当真不怕死?”

    “怕。”贾秉点头承认,面上仍无半分惧色,“但我知道,以大司马果决英明,理当明白这份诏书代表何意,也会知晓使君诚意。此举不过试探,并非真欲见血。如此一来,我有何惧?”

    “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桓温大笑出声,命护卫退下,亲自上前扶起贾秉,道:“事关重大,温不得不慎重,贾舍人莫怪。”

    “不敢。”

    贾秉反倒是收起笑容,正身还礼。

    “事可行否,大司马可否明言示之?仆此行匆忙,尚要往郗使君营中拜会,耽搁不得。”

    桓温攥紧竹简,看着神情自若的贾秉,一点点收起笑容。

    “贾舍人是在威胁我?”

    “不敢。”贾秉摇头道,“秉负使君重托,不敢有半点轻忽。然建康风大,一条路走不通,必要再择他路。否则,遇狂风骤雨袭来,恐难保全自身。”

    帐中陷入沉默,足足过了一刻,桓温终于点头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“明公!”郗超愕然出声。虽不知诏书内容,却晓得事关重大。见桓大司马不召谋士商议,如此轻易点头,不免大惊失色。

    贾秉却不理他,得桓温允诺,并不担心对方反口,当下不再多留,欲要告辞离开。

    临走之前,不忘对桓温说道:“大司马,传诏之人仍在盱眙。如若建康风起,官家那里还请大司马费心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饱含深意,桓大司马自然不会听不明白。

    “贾舍人大才槃槃,人中俊杰,可愿入我幕府?”

    “秉才疏学浅,不通政事,当不得大司马赏识。”

    话落,无论桓大司马如何挽留,贾秉都是固辞离去,再未回头。